南扶餘 前百濟 北扶餘 已見
扶餘郡者. 前百濟王都也. 或稱所夫里郡. 按三國史記. 百濟聖王二十六年戊午春, 移都於泗沘. 國號南扶餘.
<注曰, 其他名所夫里.泗沘, 今之古省津也. 所夫里者, 扶餘之別號也. 己上注>又按量田帳籍曰, 所夫里郡
田丁, 柱貝占. 今言扶餘郡者, 復上古之名也. 百濟王姓扶氏. 故稱之. 或稱餘州者. 郡西資福寺高座之上,
有繡帳焉. 其繡文曰. 統和十五年丁酉五月日餘州功德大寺繡帳. 又昔者, 河南置林州刺史. 其時圖籍之內.
有餘州二字. 林州, 今佳林郡也. 餘州, 今之扶餘郡也. 百濟地理志曰. 後漢書曰. 三韓凡七十八國. 百濟是其
一國焉. 北史云. 百濟東極新羅 .西南限大海. 北際漢江. 其郡曰居拔城. 又云固麻城. 其外更有五方城. 通典
云. 百濟南接新羅. 北距高麗. 夫限大海. 舊唐書云. 百濟, 扶餘之別種. 東北新羅. 西渡海(至)越州. 南渡海
至倭. 北高麗. 其王所居, 有東西兩城. 新唐書云. 百濟西界越州. 南倭. 皆踰海. 北高麗. 史本記云. 百濟始
祖溫祚, 其父雛牟蒙. 或云朱蒙. 自北扶餘逃難. 至卒本扶餘. 州之王無子. 只有三女. 見朱蒙知非常人. 以第
二女妻之. 未幾. 扶餘州王薨. 朱蒙嗣位. 生二子. 長曰沸流. 次曰溫祚. 恐後太子所不容. 遂與烏干, 馬黎等
(十)臣南行. 百姓從之者多. 遂至漢山. 登負兒岳. 望可居之地. 沸流欲居於海濱. 十臣諫曰. 惟此河南之地.
北帶漢水. 東據高岳. 南望沃澤. 西阻大海. 其天險地利. 難得之勢. 作都於斯. 不亦宜乎. 沸流不聽. 分其民,
歸彌雛忽居之. 溫祚都河南慰禮城. 以十臣爲輔翼. 國號十濟. 是漢成帝鴻佳三年也. 沸流以彌雛忽土濕水鹹.
不得安居. 歸見慰禮都邑鼎定, 人民安泰. 遂慙悔而死. 其臣民皆歸於慰禮城. 後以來時百姓樂悅. 改號百濟.
其世系與高句麗同出扶餘. 故以解爲氏. 後至聖王. 移都於泗沘. 今扶餘郡. (彌雛忽, 仁州. 慰禮, 今稷山).
按古典記云. 東明王第三子溫祖. 以前漢鴻佳(嘉)三年癸酉. 自卒本扶餘, 至慰禮城. 立都稱王. 十四年丙辰,
移都漢山(今廣州). 歷三百八十九年. 至十三世近肖古王, 咸安元年. 取高句麗南平壤, 移都北漢城.(今楊州).
歷一百五年. 至二十二世文周王卽位. 元徽三年乙卯. 移都能川(今公州). 歷六十三年. 至二十六世聖王.
移都所夫里. 國號南扶餘. 至三十一世義慈王. 歷一百二十年. 至唐顯慶五年. 是義慈王在位二十年. 新羅金
庾信與蘇定方討平之. 百濟國舊有五部. 分統三十七郡, 二百濟城, 七十六萬戶. 唐以(其)地. 分置熊津, 馬
韓, 東明, 金漣, 德安等五都督府. 仍(以)其酋長爲都督府刺史. 未幾. 新邏盡幷其地. 置熊, 全, 武三州及諸
郡縣又虎嵓寺有政事嵓.國家將議宰相. 卽書當選煮名, 或三四. 函封置嵓上. 須臾取看名, 上有印跡者爲相.
故名之. 又泗沘河邊有一嵓. 蘇定方嘗坐此上. 표釣魚龍而出. 故嵓上有龍跪之跡. 因名龍嵓. 又郡中有三山.
曰日山, 吳山, 浮山. 國家全盛之時, 各有神人居其上. 飛相往來. 朝夕不絶. 又泗沘崖又有一石. 可坐十餘人.
百濟王欲幸王興寺禮佛. 先於此石望拜佛. 其石自煖. 因名ㄸ石. 又泗沘河兩崖如晝屛. 百濟王每遊冥歌舞.
故至今稱爲大王浦. 又始祖溫祚乃東明第三子 .體洪大. 性孝友. 善騎射. 又多婁王. 寬厚有威望. 又沙沸王.
(一作沙伊王).仇首崩,嗣位.而幼少不能政.卽廢而立古爾王.或云,至樂初二年己未,乃崩.古爾方立.
武王(古本作武康.非也.百濟無武康)
第三十, 武王名璋. 母寡居. 築室於京師南池邊. 池龍交通而生. 小名薯童. 器量難測. 常掘薯蕷. 賣爲活業.
國人因以爲名. 聞新羅眞平王第三公主善花(一作善化). 美艶無雙. 剃髮來京師. 以薯蕷餉閭里羣童. 羣童
親附之. 乃作謠. 誘群童而唱之云. 善化公主主隱他密只嫁良置古薯童房乙夜矣卯乙抱遣去如. 東謠滿京.
達於宮禁. 百官極諫. 竄流公主於遠方. 將行. 王后以純金一斗贈行. 公主將至竄所. 薯童出拜途中. 將欲侍
衛而行. 公主雖不識其從來. 偶爾信悅. 因此隨行. 潛通焉. 然後知薯童名. 乃信童謠之驗. 同至百濟. 出母
后所贈金. 將謀計活. 薯童大笑曰. 此何物也. 主曰. 此是黃金. 可致百年之富. 薯童曰. 吾自小掘薯之地.
委積如泥土. 主聞大驚曰. 此是天下至寶. 君今知金之所在. 則此寶輸送父母宮殿何如. 薯童曰可. 於是聚金.
積如丘陵. 詣龍華山師子寺知命法師所. 問輸金之計 .師曰. 吾以神力可輸. 將金來矣. 主作書, 幷金置於師
子前. 師以神力. 一夜輸置新羅宮中. 眞平王異其神變. 尊敬尤甚. 常馳書問安否. 薯童由此得人心, 卽王位.
一日. 王與夫人. 欲幸師子寺. 至龍華山下大池邊. 爾勒三尊出現池中. 留駕致敬. 夫人謂王曰. 須創大伽籃
於此地. 固所願也. 王許之. 詣知命所. 問塡池事. 以神力一夜頹山塡池爲平地. 乃法像彌勒三, 會殿塔廊廡
各三所創之. 額日彌勒寺. (國事云王興寺). 眞平王遣百工助之. 至今存其寺(三國史云是法王之子. 而此傳
之獨女之子.未詳).
'우리歷史 > 三國遺事'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紀異第二. 駕洛國記 (0) | 2016.11.26 |
---|---|
紀異第二. 後百濟 甄萱 (0) | 2016.11.26 |
紀異第二. 金傳大王 (0) | 2016.11.26 |
紀異第二. 眞聖女大王 (0) | 2016.11.26 |
紀異第二. 元聖大王, 處容郞 望海寺 (0) | 201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