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問第五倫曰, 公有私乎. 對曰, 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 吾雖不受, 每三公有所選擧, 必不能忘, 而亦終
不用也, 吾兄子嘗病, 一夜十往, 退而安寢, 吾子有疾, 雖不省視, 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 豈可謂無私乎.
劉寬雖居倉卒, 未嘗疾言遽色. 夫人欲試寬令恚, 伺當朝會, 裝嚴已訖, 使侍婢奉肉羹, 翻汚朝服, 婢遽
收之. 寬神色不異, 乃徐言曰, 羹爛汝手乎. 其性度如此.
張湛矜嚴好禮, 動止有則, 居處幽室, 必自修整, 雖遇妻子, 若嚴君焉. 及在鄕黨, 祥言正色. 三輔以爲
儀表. 建武初爲左馮翊. 告歸平陵, 望寺門而步, 主薄進曰, 明府位尊德重. 不宜自輕. 湛曰, 禮下公門,
軾路馬, 孔子於鄕黨恂恂如也. 父母之國, 所宜盡禮. 何爲輕哉.
楊震所擧荊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 謁見, 懷金十斤, 以遺震, 震曰, 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莫夜. 無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謂無知. 密愧而去.
茅容與等輩避雨樹下. 衆皆夷踞相對, 容獨危坐愈恭, 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 遂與共言, 因請寓宿.
旦日容殺鷄爲饌, 林宗謂, 爲己設. 旣而以供其母, 自以草蔬與客同飯, 林宗起, 拜之曰, 卿賢乎哉.
因勸令學, 卒以成德.
陶侃爲廣州刺史, 在州無事, 輒朝運百甓於齋外, 莫運於齋內. 入問其故. 答曰, 吾方致力中原. 過爾優逸,
恐不堪事. 其勵志勤力, 皆此類也. 後爲荊州刺史. 侃性聰敏, 勤於吏職, 恭而近禮, 愛好人倫. 終日斂膝
危坐, 閫外多事, 千諸萬端, 罔有遺漏, 遠近書疏, 莫不手答, 筆翰如流, 未嘗壅滯, 引接疏遠, 門無停客.
常語人曰, 大禹聖人, 乃惜寸陰. 至於衆人, 當惜分陰. 豈可逸遊荒醉, 生無益於時, 死無聞於後. 是自棄
也. 諸參佐或以談戱廢事者, 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 悉投之于江, 吏將則加鞭扑, 樗蒱者, 牧猪奴戱耳.
老莊浮華, 非先王之法言. 不可行也. 君子當正其衣冠, 攝其威儀. 何有亂頭養望, 自謂弘達耶.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皆有文名. 謂之四傑. 裵行儉曰, 士之致遠, 先器識, 而後文藝. 勃等雖有文才,
而浮躁淺露. 豈享爵祿之器耶. 楊子沈靜, 應得令長, 餘得令終爲幸. 其後, 勃溺南海, 照鄰投潁水, 賓王
被誅, 炯終盈川令. 皆如儉之言.
孔戡於爲義, 若嗜慾, 不顧前後, 於利與祿, 則畏避退怯, 如懦夫然.
柳公綽居外藩. 其子每入境, 都邑未嘗知, 旣至, 每出入, 常於戟門外下馬, 呼幕賓爲丈, 皆許納拜, 未嘗
笑語款洽.
柳仲郢以禮律身, 居家無事, 亦端坐拱手, 出內齋未嘗不束帶. 三爲大鎭, 廐無良馬, 衣不薰香, 公退必讀書,
手不釋卷. 家法在官, 不奏祥瑞, 不度僧道, 不貸臟吏法, 凡理藩府, 急於濟貧卹孤, 有水旱, 必先期假貸,
廩軍食, 必精豐, 逋租必貰免, 舘傳必增飾, 宴賓犒軍必華盛, 而交代之際, 食儲帑藏, 必盈溢於始至, 境內
有孤貧衣纓家女, 及笄者, 皆爲選壻, 出俸金爲資裝, 嫁之.
柳玭曰, 王相國涯, 方居相位, 掌利權. 竇氏女歸, 請曰, 玉工貨一?. 奇巧. 須七十萬錢. 王曰, 七十萬錢
我一月俸金耳. 豈於女惜. 但一?七十萬. 此妖物也. 必與禍相隨. 女子不復敢言. 數月女自婚姻會歸, 告王
曰, 前時?爲馮外郞妻首飾矣. 乃馮球也. 王嘆曰, 馮爲郎吏, 妻之首飾有七十萬錢. 其可久乎. 馮爲賈相餗
門人. 最密. 賈有蒼頭頗張威福, 馮召而勗之. 未浹旬馮晨謁賈, 有二靑衣捧地黃酒, 出飮之, 食頃而終.
賈爲出涕, 竟不知其由. 又明年王賈皆遘禍. 噫, 王以珍玩奇貨爲物之妖. 信知言矣. 徒知物之妖, 而不知恩
權隆赫之妖, 甚於物耶. 馮以卑位貪寶貨, 已不能正其家, 盡忠所事, 而不能保其身. 斯亦不足言矣. 賈之臧
獲, 害門客于牆廡之間, 而不知. 欲終始富貴, 其可得乎. 此雖一事, 戒臧數端.
王文正公發解南省廷試, 皆爲首冠. 或戱之曰, 狀元試三場. 一生喫著不盡. 公正色曰, 曾平生之志, 不在溫
飽.
范文正公少有大節. 其於富貴貧賤, 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 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嘗自誦曰, 士當先天下之
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其事上, 遇人, 一以自信, 不擇利害爲趨捨. 其有所爲, 必盡其方, 曰, 爲之自
我者, 當如是. 其成與否, 有不在我者. 雖聖賢不能必. 吾豈苟哉.
司馬溫公嘗言, 吾無過人者. 但平生所爲, 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
管寧嘗坐一木榻. 積五十餘年, 未嘗箕股. 其榻上當膝處皆穿.
呂正獻公自少謹學, 卽以治心養性, 爲本, 寡嗜慾, 薄滋味, 無疾言遽色, 無窘步, 無惰容, 凡嬉笑俚近之語,
未嘗出諸口, 於世利紛華聲伎游宴, 以至於博奕奇玩, 淡然無所好.
明道先生終日端坐, 如泥塑人. 及至接人, 則渾是一團和氣.
明道先生作字時, 甚敬. 嘗謂人曰, 非欲字好. 卽此是學.
劉忠定公見溫公, 問盡心行己之要, 可以終身行之者. 公曰, 其誠乎. 劉公問, 行之何先. 公曰, 自不忘語始.
劉公初甚易之. 及退而自檃栝日之所行與凡所言. 自相掣肘矛盾者多矣. 力行七年以後成. 自此言行一致.
表裏相應, 遇事坦然, 常有餘裕.
劉公見賓客, 談論踰時, 體無攲側, 肩背竦直, 身不少動, 至手足, 亦不移.
徐積仲車初從安定胡先生學. 潛心力行, 不復仕進, 其學以至誠爲本, 事母至孝. 自言, 初見安定先生, 退頭
容少偏. 安定忽厲聲云, 頭容直, 某因自思, 不獨頭容直. 心亦要直也. 自此不敢有邪心. 卒諡節孝先生.
文中子之服儉以絜, 無長物焉. 綺羅錦繡不入于室, 曰, 君子非黃白不御. 婦人則有靑碧.
柳玭曰, 高侍郞兄弟三人, 俱居淸列, 非速客, 不二羹胾, 夕食齕蔔匏而已.
李文靖公治居第於封丘門外, 廳事前僅容旋馬. 或言, 其太隘, 公笑曰, 居第當傳子孫. 此爲宰輔廳事誠隘,
爲太祝奉禮廳事, 則已寬矣.
張文節公爲相, 自奉如河陽掌書記時. 所親故規之曰, 今公受俸不少, 而自奉若此. 雖自信淸約, 外人頗有
公孫布被之譏. 公宜少從衆. 公嘆曰, 吾今日之俸, 雖擧家錦衣玉食, 何患不能. 顧人之常情, 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吾今日之俸, 豈能常有, 身豈能常存. 一旦異於今日, 家人習奢已久. 不能頓儉, 必至失所.
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如一日乎.
溫公曰, 先公爲群牧判官, 客至, 未嘗不置酒. 或三行, 或五行, 不過七行, 酒沽於市, 果止梨栗棗柿. 肴止
脯醢菜羹. 器用*자漆. 當時士大夫皆然. 人不相非也. 會數而禮勤, 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 酒非內法,
果非遠方珍異, 食非多品, 器皿非滿案, 不敢會賓友, 常數日營聚, 然後敢發書. 苟或不然, 人爭非之, 以爲
鄙吝. 故不隨俗奢靡者鮮矣. 嗟乎, 風俗頹弊如是. 居位者, 雖不能禁, 忍助之乎.
溫公曰, 吾家本寒族. 世以淸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 自爲乳兒時, 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 輒羞赧棄去之.
年二十忝科名, 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 君賜. 不可違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 食取充腹, 亦不敢服
垢弊, 以矯俗干名. 但順吾性而已.
汪信民嘗言, 人常咬得菜根, 則百事可做. 胡康侯聞之, 擊節嘆賞.
右, 實敬身.
'漢文基礎 > 小學'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善行第六 2. 實明倫 (0) | 2016.10.02 |
---|---|
善行第六 1. 實立敎 (0) | 2016.10.02 |
嘉言第五 3. 廣敬身 (0) | 2016.10.02 |
嘉言第五 2. 廣明倫 (0) | 2016.10.02 |
嘉言第五 1. 廣立敎 (0) | 2016.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