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 曰此篇, 或以爲齊論, 凡十四章
홍씨 가로대 이 편은 혹이 써 제나라의 논함이 되니, 무릇 14장이라.
--------------------------------------------------------------------------------------------------------------
第 1章
季氏將伐顓臾,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 「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 以爲東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爲。」
冉有曰, 「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 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 『陳力就列,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 顚而不扶, 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 龜玉毁於櫝中, 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 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
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而必爲之辭。丘也 聞有國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 和無寡, 安 無傾。夫如是故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旣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 相夫子,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吾恐季孫之憂, 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第 2章
孔子曰,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 蓋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第 3章
孔子曰,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故 夫三桓之子孫 微矣。」
第 4章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第 5章
孔子曰, 「益者三樂, 損者三樂, 樂節禮樂, 樂道人之善, 樂多賢友 益矣, 樂驕樂, 樂佚遊, 樂宴樂 損矣。」
第 6章
孔子曰, 「侍於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 謂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 謂之隱, 未見顔色而言 謂之瞽。」
第 7章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氣血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 戒之在鬪, 及其老也 血氣旣衰, 戒之在得。」
第 8章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第 9章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 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 民斯爲下矣。」
第10章
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視思明, 聽思聰, 色思溫,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問, 忿思難, 見得思義。」
第11章
孔子曰, 「見善如不及, 見不善如探湯, 吾見其人矣, 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 行義以達其道, 吾聞其語矣, 未見其人也。」
第12章
齊景公有馬千駟, 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 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第13章
陳亢問於伯魚曰, 「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 「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 『學詩乎?』, 對曰, 『未也。』, 『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 鯉趨而過庭曰, 『學禮乎?』 對曰, 『未也。』, 『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 聞詩聞禮, 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第14章
邦君之妻, 君稱之曰夫人, 夫人自稱曰小童, 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四書 > 論語'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季氏。第 6章. 侍於君子有三愆, ~ 第10章. 君子有九思, (0) | 2020.01.15 |
---|---|
季氏。第 1章. 季氏將伐顓臾, ~ 第 5章. 益者三樂, 損者三樂, (0) | 2020.01.15 |
衛靈公。第36章. 君子貞而不諒. ~ 第41章. 師冕見及階, (0) | 2020.01.14 |
衛靈公。第31章. 君子謀道不謀食, ~ 第35章. 當仁不讓於師. (0) | 2020.01.14 |
衛靈公。第26章. 巧言亂德, ~ 第30章. 吾嘗終日不食, (0) | 2020.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