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遺事卷二
紀異第二
文虎王 法敏
王初卽位.龍朔辛酉.泗沘南海中有死女尸.身長七十三尺.足長六尺.陰長三尺.或云身長十八尺.在封乾(乾封)
二年丁卯.總章戊辰,王統兵.與仁問欽純等,至平壤.會唐兵滅麗.唐帥李勣獲高臧王還國.(王之姓高.故云高臧.
按唐書高記.現慶五年庚申,蘇定方等征百濟.後十二月大將軍契如何)爲浿道行軍大摠管.蘇定方爲遼東道大
摠管.劉伯英爲平壤道大摠管.以伐高麗.又明年辛酉正月,蕭嗣業爲扶餘道摠管.任雅相爲浿江道摠管.率三十
五萬軍,以伐高麗.八月甲戌,蘇定方等及高麗戰于浿江敗亡.乾封元年丙寅六月,以龐同善,囗高臨,薛仁貴,李
謹行等爲後援.九月.龐同善及高麗戰敗之.十二月己酉,以李勣爲遼東道行臺大摠管.率六摠管兵,以伐高麗.
總章元年戊辰九月癸巳.李勣獲高臧王.十二月丁巳獻俘于帝.上元元年甲戌二月,劉仁軌爲雞林道摠管,以伐
新羅.而鄕古記云.唐遣陸路將軍孔恭水路將軍有相,興(與)新羅金庾信等滅之.而此云仁問,欽純等.無庾信.
未詳.時唐之游兵,諸將兵,有留鎭而將謀襲我者.王覺之.發兵之.明年,高宗使召仁問等,讓之曰.爾請我兵以
滅麗.害之何耶.乃下圓扉.鍊兵五十萬.以薛邦爲帥.欲伐新羅.時義相師西學入唐.來見仁問.仁問以事諭之.
相乃東還上聞.王甚憚之.會群臣問防禦策.角干金天尊曰.近有明朗法師,入龍宮,傳秘法以來.請詔問之.
朗奏曰.狼山之南有神遊林.創四天王寺於其地.開設道場則可矣.時有貞州使走報曰.唐兵無數至我境.廻槧海
上.王召明朗曰.事已逼至,如何.朗曰,以彩帛假搆,宜矣.王以彩帛營寺.草搆五方神像.以瑜珈明僧十二員,明朗
爲上首.作文豆婁秘密之法.時唐羅兵未交接.風濤怒起.唐舡皆沒於水.後改刱寺.名四天王寺.至今不墜壇席.
(國史大改刱在調露元年己卯.)後年辛未.唐更遣趙憲爲帥.亦以五萬兵來征.又作其法.舡沒如前.是時翰林郎
朴文俊.隨仁問在獄中.高宗召文俊曰.汝國有何密法.再發大兵.無生還者.文俊奏曰.陪臣等來於上國一十餘年.
不知本國之事.但遙聞一事爾.厚荷上國之恩.一統三國.欲報之德.新刱天王寺於狼山之南.祝皇壽萬年,長開法
席而已.高宗聞之大悅.乃遣禮部侍郞樂鵬龜,使於羅,審其寺.王先聞唐使將至.不宜見茲寺.乃別刱新寺於其南,
待之.使至曰.必先行香於皇帝祝壽之所天王寺.乃引見新寺.其使立於門前曰.不是四天王寺.乃望德遙山之寺.
終不入.國人以金一千兩贈之.其使乃還奏曰.新羅刱天王寺.祝皇壽於新寺而已.因唐使之言.因名望德寺.
(或系孝昭王代.誤矣.)王聞文俊善奏,帝有寬赦之意.乃命强首先生,作請放仁問表.以舍人遠禹奏於唐.帝見表
流涕. 赦仁問慰送之.仁問在獄時.國人爲刱寺名仁容寺.開設觀音道場.及仁問來還.死於海上.改爲彌陁道場.
至今猶存. 大王御國二十一年. 以永隆陰二年辛巳崩. 遺詔葬於東海中大巖上. 王平時常謂智義法師曰.
朕身後願爲護國大龍. 崇奉佛法.守護邦家. 法師曰.龍爲畜報何. 王曰.我厭世間榮華久矣.若麤報爲畜.則雅
合朕懷矣. 王初卽位. 置南山長倉. 長五十步, 廣十五步. 貯米穀兵器.是爲右倉.天恩寺西北山上,是爲左倉.
別本云.建福八年辛亥,築南山城. 周二千八百五十步.則乃眞德王代始築.而至此乃重修爾.又始築富山城.
三年乃畢.安北河邊築鐵城.又欲築京師城郭.旣今眞吏.時義相法師聞之.致書報云.王之政敎明.則雖草丘盡
(畫)地而爲城.民不敢踰.可以潔災進福. 政敎苟不明. 則雖有長城. 災害未消. 王於是正罷其役. 麟德三年
丙寅三月十日,有人家婢名吉伊.一乳生三子.總章三年庚午正月七,漢歧部一山級干.[一作成山阿干婢].
一乳生四子. 一女三子. 國給穀二百石以賞之. 又伐高麗. 以其國王孫還國. 置之眞骨位. 王一日召庶弟車
得公曰. 汝爲冢宰. 均理百官. 平章四海. 公曰. 陛下若以小臣爲宰. 則臣願潛行國內. 示民間徭役之勞逸,
租賦之輕重,官吏之淸濁.然後就職.王聽之.公著緇衣,把琵琶,爲居士形.出京師.
經由阿瑟羅州(今溟州.)牛首州(今春州)北原京(今忠州).至於武珍州(今海陽).巡行里閈.州吏安吉見是異人.
邀致其家.盡情供億.至夜安吉喚妻妾三人曰.今茲侍宿客居士者.終身偕老.二妻曰.寧不並居.何以於人同宿.
其一妻曰. 公若許終身並居. 則承命矣. 從之. 詰旦居士欲辭行時曰.僕京師人也.吾家在皇龍皇聖二寺之間.
吾名端午也.(俗謂端午爲車衣.)主人若到京師. 尋訪吾家幸矣. 遂行到京師, 居冢宰. 國之制, 每以外州之吏
一人,上守京中諸曹. 注. 今之其人也. 安吉當次上守至京師. 問兩寺之間端午居士之家. 人莫知者. 安吉久
立道左. 有一老翁經過. 聞其言. 良久佇思曰. 二寺間一家, 殆大內也. 端午者乃車得令公也. 潛行外郡時.
殆汝有緣契乎.安吉陳其實. 老人曰, 汝去宮城之西歸正門. 待宮女出入者告之. 安吉從之. 告武珍州安吉進
於門矣.公聞而走出.携手入宮. 喚出公之妃.與安吉共宴.具饌至五十味聞於上.以星浮山(一作星損乎山)下,
爲武珍州上守繞(燒)木田.禁人樵採.
人不敢近.內外欽羡之.山下有田三十畝.下種三石.此田稔歲.武珍州亦稔.否則亦否云.
'우리歷史 > 三國遺事'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紀異第二. 水路夫人,讚耆婆郞歌 (0) | 2016.11.26 |
---|---|
紀異第二. 萬波息笛, (0) | 2016.11.26 |
紀異 第一 新羅3 (0) | 2016.09.22 |
紀異 第一 新羅2 (0) | 2016.09.22 |
紀異 第一 新羅 (0) | 2016.09.22 |